郝芳突然看见石溪竹的鼻子流出血来:
“你流鼻血了,以前出现过吗”?石溪竹拿纸擦拭:
“没有”。
“那你就没有什么感觉吗”?
“年轻时总觉得鼻腔有个板结块”。
“明天去医院检查吧”。
禹阳医院。医生为石溪竹作了鼻镜,拍了X光片,结论是“左鼻窦发育不良”。医生很有经验:
“看上去不是大病,很可能是你小时候中过毒,常期吃有害食物造成的”。
“我小时是吃过扮农药的种子、还有冻干在茄秧上的腐烂茄子、玉米仓底,落地长毛发红的霉玉米粒……”
“因为你现在的体质虚弱,免疫力太差了才发作。但长期感染和反复细胞恢复的过程中,易诱发癌变,要注意平时保养。给你开点氯霉素眼药水,和链霉素水交替用于滴鼻控制感染。其实,说简单也简单。经常吃些葱蒜,也有抑制杀毒防护作用的。你以前没有发作过,现在发作,也可能因你改变了饮食习惯相关”。听了医嘱,石溪竹瞅了瞅郝芳,郝芳不好意思地告诉医生:
“我不吃葱蒜,那就是,结婚以来他吃不到葱蒜了。饭都是我作的”。石溪竹又问医生:“她不吃葱蒜这是病吗?我作饭时她也不准我用葱蒜的,就是我们住的房间里的空气也不准有葱蒜味的”?医生笑了:
“她是有过敏反应吧”
石溪竹回家后药水滴完了,觉得是好了,可没过多久病又有回头。石溪竹在父亲送来的旧杂志《老同志》里面看到了一段文章,说大蒜可以防鼻腔癌……但是他又想,郝芳最是厌恶葱蒜啊,她是不是精神作用呢?
这一日。摘好了菜,装上了自行车的托筐,石溪竹对郝芳讲:“我也很长时间没进城里了,我去卖。”
“不行咱就换个地方卖,你不是这块料,还是我去吧。有个地方我熟人多,下午去,一阵儿就能卖完。虽然现在已允许二胎,肖党子还会借口,我们是抢生来报负的。估计这几天乡里,那计生办要快来得了。家这边你也该堵上门窗,我们也好避风头走了”。
这是建设得日新月异,越来越美的城市。路框还是那么的熟悉,影色却是如此全新令人神往……
郝芳骑自行车,托菜筐在老市区的一条街上。未免触景生情回想起,在此发生的一桩桩青春往事。激发起她重审自己人生的得失:由于自己生得漂亮,切切实实青春时光被众星捧月过。都说优秀的姑娘都得嫁给城里人,于是媒人就多起来了。
郝芳不知不觉推车进入了那熟悉的小胡同,真就遇见了一个熟悉的同龄男子高喊了一声“郝芳”!二人便亲切续谈旧事:“其实那时我真是羡慕方金定,能有个认识你的机会啊。那之前我本来和他无来往的,因为认识了你,我才和他成为了朋友……”
郝芳推车进了农贸蔬菜市场,好多的熟人和他热情打招呼,郝芳的交易更是爽利:“七元”!对方递过十元,她拿出三元给对方时,先是睁圆大眼睛,接下来是桃花映红地笑了:“是知青篮续英,你过的很好吧”!
这男子生得象电影《春苗》里的方医生,在大榆村青年点里,人们都称他达世常,只因出身富农很少于人面前。看郝家也是遭遇迫害的,才彼此没挑儿常来往。他常来郝家借大盆洗衣服,两位年轻朋友本也才貌相当,当属俊男靓女。那时,他见郝芳业余不习惯走街,只在家钩织毛衣,他接过来就帮她织,速度之快,还教她各种针法、四海针、胖针法……
更让郝芳感动的是,在大榆村三队扛大筐在大堤上滚了下来,她崴脚站不起来了,那些平时明着暗里,心相近的男青年也围上来不少。但,不知是因为害怕男女授受不清,还是因为她是四类人的子女,在亲不亲线上分。都只是相持,你看我我看你,而无一人敢先上前搭救。
篮续英,毅然上前背起郝芳就走,一个老头自言自语:
“以前,一个村的,还很讲人性团结的,没那么多的界限、立场、死要面子,都能见义勇为,现在怎么都变得没良心的呢,郝芳多亏了这个外来的下乡青年。”
篮续英跑了三里多地,到了沉香湾公社医院……
郝芳回忆着,韶华之光的沐浴中,当时在他的背上真的暗自许诺过:如果有一天,只要他主动提出,我会不计较他是小地主出身。然而,当回城热潮到来了,当青年点空空如野的时候,因出身,青年点最后只剩下他蓝续英一个人了,竟仍没有听到那句话……
回到现实中。她面前的篮续英,正拿起称杆儿帮她称菜卖菜呢,一面和她回忆着:“回城后,我就开始了,以及之后参加工作的两年里。我一直坚持给你写信,可是你为什么一封信都没有给我回呢,我想你一定是遇上了可心人。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只在记忆中了。”郝芳遗憾的神色:
“可我,也一封信没有见到哇?噢,前不久姚仍良话里话外……当时都是他在大队当民兵连长,这个癞蛤蟆定是他,都给截获去了!你现在”?他甜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