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姐姐比她还漂亮,杨家人都好看”。石溪竹幽默道:“所以杨八姐游春时,才被皇帝看中了。”大家都在笑,杨柳端茶进来了。
西行的队伍起程了。三个小时的骑乘,到了西湖村口,好一是湖光山色之去处!石溪竹爱美景,心情非常兴奋,骑车行至前面,顺湖畔村南弯曲的景观小毛道,绕行至村东面。见一处杨树林,林中有两所小草房。唯见它的院内外路面刚刚扫得干净,心想:大概就是这家,已准备好在迎接我们了。
石溪竹望这自然宅院,想,正与自己小时候,为门镜子和柜子画的玻璃画一样,虽然显清贫朴实,但是确实有湖边烟火人家的恬静,与自然和谐之美。他下了车等候着从正路赶过来的队伍。
却说柴正、石浩和柴军见石溪竹走没了踪影有些不放心,柴正发问:“石溪竹该不会走错了路吧”?柴军回话:
“别的路我没走过”。杨柳告诉大家:
“河边也能通,不过是小毛道”。这时,柴正远远发现了石溪竹:
“你们看,石溪竹已经等在门前了。吔?他怎么就知道是那个家呢?看来是缘分”。
石溪竹听见了,心里说:什么呀,这条街上,就他家的门口是刚刚清扫过的,分明有约。
大家进了院子,杨柳跑进屋子就喊:
“妈妈,客人到了”。应声迎出来不到五十岁的中年夫妇,前面小屋里也迎出来一对年轻的夫妻。一时间好不热闹。
柴正指点着青年夫妻,告诉石家兄弟:“这是她大哥和嫂子,是公社畜牧主任”。互相握手,只是不见要看的杨杰姑娘。
杨母是个很要强,是一位有办事能力的女人。看上去称为夫人,是当之无愧的。她解释道:
“派人去找了,在北歪子修水田埂呢,我今天不让她去上队里干活,这个丫头说路远,你们上午不会到的,先干半天”。
不大功夫。从窗前走过一位穿工作服和大泥靴子的姑娘侧影,是由那位嫂嫂和妹妹杨柳簇拥着进了前边的小屋,母亲从正屋拿去了准备换的衣服。石溪竹想到,这位姑娘勤劳纯朴实在可敬佩!
五分钟后,从前边小屋走出来了一位衣装整洁、身段娇好的女郎。双方也没有为两个小青年安排交谈的时间,杨家老者杨槐老汉便先讲道:
“成不成的,大老远来的,吃顿饭不为过”。于是,大盘满装的各种菜肴尽数上满了桌子。晶莹闪动的杯子满盛当地名酒“西湖十里香”,石溪竹很受触动:人间二十四年,第一次,是以我为主摆筵,设置丰盛的酒席。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角落,这么拿自己当人捧为上宾!想到这,石溪竹目光盯住杨杰在想:
她虽然是远离文明城市的村姑娘,确眉青似两片墨色的柳叶,形体曲线妖娆美若天仙。沉鱼落燕、闭月羞花也不过如此!
“你叫石溪竹,是吧”?杨老汉开问话了,石溪竹站起点头,老杨槐又接着问:“有什么爱好吗”?
“会木匠、瓦匠,水电焊什么的。”石溪竹礼貌回答。老汉非常高兴:
“好哇,我就是木匠”。柴正插了一句:
“唉,石溪竹可是德才兼备,因此谦虚,他不止会这些!聪慧过人,兴趣广泛着呢,是吧。”石浩见柴正对自己弟弟这样说便接着讲道:
“我老弟弟那可是干什么象什么,唉,那小提琴拉得最好。”杨老汉直视石溪竹:
“会拉锯好。”石溪竹客气:
“晚辈班门弄斧了。”
“哎,我老啦,木匠活有点干不动了。徒弟教了不少,谁也没学成我的反锯破木料……”
茶饭后。柴正道:“路还远,我们早些回去,也好准备,明天大姨夫一行也得去杏花村看看石家,是吧”。主送客出了院。
当隐约觉得杨家人已经听不见的时候,柴正小声问石溪竹:“怎么样,还满意吧”?
见石溪竹只是“哼”了一声。柴正便接着讲:“行,让你大哥说,这姑娘不说百里挑一也不差上下了,另外你注意到没有,她的唇下有一个黑兰色的痦子,和主席的痦子在一个位置上,一点都没差,有福相啊,谁娶着谁跟着借光,也说明这个人有这个命哈”。
三日后。杨杰由爸爸和大哥哥陪同一路徐向边城,一路景色逐渐显得建筑物增多。
来到了石家,石家门楼剔透靓丽,院落整洁,花果有致。这使得远离大城市土生土长的杨槐老汉心生自卑,心生高攀了的感觉。
然而,今日所见一切,为杨杰所欣然。她认为双方老人会面,如意郎君即将在今天确定下来了。
饭后,石成雨心中想到的是老儿子娶媳妇—大事完毕了,高兴,值得庆贺!也应该向这位杨亲家,举行一下欢迎仪式和炫耀一下。我的儿子们,各个都是优秀的,都有才艺。想到这,他安排儿女们拿起乐器:“奏迎宾曲”……
石成雨与老杨槐坐在炕头饮茶。一时间一个相当可观的乐队,开场《迎宾曲》曲奏响了,接下来就是运动会的许多歌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