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圣祖下
十三载甲午正月八日混元现太清宫乗紫
炁召学士李琪与语告国祚延昌有白鹤彩
云之瑞来於朝庭二月癸酉帝朝太清宫又
上混元尊号爲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混元
天皇大帝五圣各加谥号帝加开元天地大
寳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大赦天下十载
帝幸蜀混元现於汉中郡三泉黑水之侧帝
礼谒遂命刻石像眞容於所现之处又於利
州益昌县岭上见混元骑白卫而过示收禄
山之兆诏封其山号白卫岭於现处置自然
观三泉现处在望秦驿南六里肃宗至德二
载丁酉三月十八日混元现於通化郡云龙
岩初因郡人爲国祈福建大斋会十八日忽
有烟雾异香氤氲不散至辰时渐渐开霁神
光照天因见混元眞像立於山前自地接天
通身白衣左手垂下右手执五明之扇仪相
炳然衆尽瞻礼其山虽高亦不及肘良乆乃
隐遂具奏内出图本太上皇制赞并序编付
史臣仍示天下序曰我大圣祖诞敷衆妙光
宅上清贻厥孙谋屡彰幽赞今载三月十八
日复现於通化郡云龙岩昼现殊相空浮瑞
色七耀五光之服玉童金媛之仪道释人天
作礼瞻奉昔眞告传於羊角寳祚无疆今宸
仪炳於龙严妖氛将殄岂惟历代师授前王
得一斯乃宗社降祥後昆惟万申命藻绘示
诸郡国若对阳寥之宇如临太极之庭赞曰
猗我列祖阐教乗时理身理国曰希曰夷上
开仙洞俯现灵姿昭融至道叶赞无爲岩谷
增丽丹青罔遗神光灼灼淑景迟迟当朝称
庆列郡来思福祚流衍千龄在兹是岁六月
二十六日壬寅宣下乾元二年已亥帝夜梦
二青童导从至一宫阙谒见混元衣云霞之
衣冠九凤之冠坐方席寳盖凭玉几执白拂
侍卫眞人玉女神仙童子五天力士罗列极
衆帝衣绦衣乗珪立侍於混元之後游涉山
海经历甚远帝一一潜记又见混元鬓发皆
黑及明宣下两街访诸瑞像於务本坊光天
观圣祖院果有黑髭老君之像图写以进帝
见大悦一如梦中所睹乃出帝眞容令侍立
於混元之後仍颁示天下普今供养代宗初
於楚州安宜县获八寳因改安宜县爲寳应
县勑於所获处造寳应观遂改元爲寳应元
年大赦天下德宗贞元十年混元潜使金母
累降於果州金泉山授链炁之术付女冠谢
自然修习功成以其年十月十六日白日上
昇後三月乃归谓刺史李坚曰天上有玉堂
最高老君居焉壁上皆题神仙之名注脚下
云在人间或爲帝王或爲宰辅神仙入谒老
君皆四拜焉自然言讫遂却昇天敬宗寳历
二年丙午正月有事于南郊恭谢太清宫御
驾将至长安县主簿郑翦忽见老君衣白衣
容状异常谓翦曰当此有腕井可速实之不
然祸在不测翦惊惶顾其地已微陷遂并力
实之因失老君所在驾至具以闻百官称贺
诏兵部侍郎韦处厚撰碑起居郞柳公权书
立于实井之侧乃编付史官其年十二月十
八日柳公权书碑忽有劲风飒然而作回旋
不已乃见混元着紫衣金冠金履立於白莲
花之上右手执五明扇左手垂下空中光明
如金色权与鎸碑人瞻睹良乆因以物画地
记形像及画毕混元忽以扇指空中流光四
散乃腾虚而去衆皆侧身仰视渐远小没於
云中遂上闻诏编事迹入碑文宗开成二年
丁巳五月中书舍人高元裕爲阆州刺史於
州北八九里嘉陵江上小山之前忽见崖壁
间光彩有异近而观之石上有自然石文成
老君眞像眉发衣冠巾履服饰无不周备旁
有一人宽衣大袖持炉荐香後一人童子双
髻高束谨若听命皆非人力图绘鎸刻所及
元裕每有祈祷即紫炁上浮又有灵泉自涌
士民请福无不验遂刻石建宇以旌其瑞乃
画图进呈讫编入史诏可武宗会昌元年勑
以二月十日五大圣祖降诞之日爲降圣节
仍令两京及天下诸州府设斋行道作乐赐
大酺三日军期急速亦不在此限永爲常式
懿宗感通十年己丑九月十日徐州逆冠庞
勋领徒党三千余人寇毫州太清宫其日宫
北百姓三百余人见老君自宫中乗空而南
须臾黑雾遍南川中羣贼迷路自相杀戮庞
勋溺水而死汴州节度使太清宫使李蔚具
以闻诏曰我国家系承混元教遵清静苦县
旧里圣祖故乡宫宇具严庙貌斯设昨者余
妖奔突纵火焚烧阴雾覆闭於晴空狂寇颠
迷於道路散逸原野遂至夷平缅惟元功申
兹灵贶内出青辞又委李蔚虔申告谢布示
中外仍付史官十三年壬辰三月台州刺史
姚鹄奏於天台山修老君殿於其地穿获石
函得册文以进诏曰上天降祉厚地呈祥爰
有白简灵书出於混元寳殿告国祚延洪之
兆示坤珍啓迪之符顾此殊休宜爲上瑞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